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防控期间,控制与机械工程学院贯彻落实学校的安排部署,坚持“停课不停学、学习不延期”。教师远程授课和指导,学生居家在线自主学习,学院组织教学研讨与经验分享,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经过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学院线上教学各项工作稳步进行。
教师心系学生,停课不停教,在教育中展示人格,在真情中演绎爱心,在平凡中追求卓越,诠释使命与担当。
电工电子基础教学部教师罗春丽:
为人师表担当责任,教书育人与时俱进。罗老师所教授的课程为《电路》,她采用超星学习通搭载中国大学MOOC国家级精品课网络资源,提前布置上课内容,上课形式。利用qq群提交作业,上传文件。通过群接龙反馈出勤状况,使用腾讯会议课上指导互动答疑。她多种平台综合利用,根据学生学习状况随时调整教学模式。
罗老师运用“四步教学法”,即:预习、指导、答疑和作业。她课前给学生们布置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利用课前及课上40分钟学习mooc资源视频内容。课上后50分钟集中指导重点需要掌握的内容,做好梳理。同时鼓励学生提问及讨论,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课后进行答疑,组织学生们采用qq、微信等多种形式答疑解惑。遇到共性问题,罗老师会将答案总结成小视频或者语音加图片的形式发到班级群共享。她及时完成课后作业的批改工作,给予批改评语。每一章节结束后,会要求学生们把本章知识的笔记以作业的形式提交。
开课三周以来,教学效果良好,学生们的积极主动性有所提高,自学能力逐步养成。





建筑电气系教师任月清:
精准实施教学,耐心互动指导。任老师所教授的课程为电路A(1)。她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方式。线下由学生根据她提供的资料按照教学进度自学;线上她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梳理,为同学们讲解习题,答疑,开展交流讨论。
任老师开课前组建了QQ群,通过群发布学习资料,课程作业,进度安排等相关内容。同时每次上课前通过课程公告布置需要重点预习和思考的问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群打卡的方式每节课进行考勤管理,采用群应用“作业”完成作业的布置和批阅并及时向学生反馈作业问题,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工作效率大大提高。由于在线教学刚开始学生有些不适应,针对此类情况她将前两周的进度稍稍放缓,增加了习题练习和讲解环节的学时,保证学生的基础扎实。此外,为了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疑问,开展QQ在线随时答疑,此环节学生的参与度很高,基本能做到有问题及时解决。线上教学通过腾讯会议进行直播,授课过程中通过交流、讨论、抽查的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出勤和学习内容掌握情况。直播课结束后对于有疑问的同学,她通过视频直接解答问题,尽量做到有疑问当堂课解决。教学过程中及时征求学生意见,对于不完善的地方及时改进。






自动化系教师杨国庆:
多措并举开展教学,生动演示效果突出。杨老师所教授的课程为《网络通信与综合布线技术》(本科生课程)、《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研究生课程)
开课以来,杨老师针对《网络通信与综合布线技术》这门课的特点,充分利用三维动画视频为同学们进行模拟演示,边讲解边演示,直观明了,将理论原理与实际应用有机融合。与此同时杨老师还通过线上与线下教学相结合、国家级MOOC平台视频和学校超星学习通自建课程平台相结合,微信群和腾讯会议相结合,视频动画与PPT相结合,答疑交流与主题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专业知识讲与学、学与用、理论与实际的有效对接。
杨老师通过网上远程教学,特别是多使用3D动画、实物模拟演示、视频等多媒体环节,使课程学习更具体、更生动、更结合实际、实效性更好,学以致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了很大提高。




机械工程系教师张志强:
用心负责充分准备,精雕细琢注重效果。张老师所教授的课程为机械原理B。按照学校部署,张老师认真学习网络教学的相关知识,按照教学计划及时开课。他主要利用学习通、微信和爱课堂教学平台,完成相关的教学任务。
开课前张老师通过比较学校推荐的几种平台,选择了爱课堂平台吉林大学所开的机械原理课程,让学生作为网上课堂学习的素材。他建立课程微信群,要求同学们进群,下载超星学习通,作好课程建设工作并将选择此课程的学生导入。张老师每次上课前一天会同时在微信群和学习通上发布上课通知,主要包括课前预习内容、课堂上要学习内容(如所看课件的章节)和要求完成的作业。上课过程中张老师提醒大家按时签到,并发布与上次作业相关的讨论问题,利用微信群询问同学们在学习本节视频时是否存在问题,如果大部分同学对某一问题理解不够深入或者是比较困难,则临时召开腾讯会议进行重点讲解。课后张老师督促同学们完成作业,他认真进行批改,并总结其中的问题,作为下次课发布问题的资料。
通过一些列相关措施,绝大部分学生们能够听懂相关教学内容,线上教学期间比较充分的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自控能力的提高也有显著效果。



人生不在于身在何处,而在于心往何处。疫情当前,学生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停课不停学,牢记老师谆谆教诲,宅家不虚度光阴。
17级工业设计2班学生李响
严格自律,迎难而上。在线教学期间李响同学严格自律,按照学校的作息时间来安排学习任务,按时参加网课学习,积极配合老师,课下也及时完成作业。
李响同学表示,线上课程对我们自己的自觉性要求较高,她每天保证早早起床。每位老师丝毫没有受到线上这个条件的影响,一如既往地热情地给我们上课。在线上她积极和老师互动,一些人机界面设计相关的理论虽然比较枯燥,但是通过线上课堂,老师展示一些资料,提高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
线上教育锻炼了李响同学搜索资料、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了主动预习课程的意识,提高了学习的自觉性。



18级智能化2班学生王晨羲:
积极互动,做好总结。王晨羲同学从学期一开始便按照老师的要求,开始有计划的预习课程内容,积极从网上寻找资源学习。上课时,紧跟老师思路,因此对老师所讲内容能够掌握。
他对数电老师的线上教学方式印象较为深刻。数电老师将课堂分为四部分,首先是老师讲授课程知识,讲授完成后老师会留下部分经典例题,要求同学们当堂课完成,并对例题进行讲解,接下来会组织小组讨论,让同学们把疑难问题解决,最后老师会对本堂课进行总结。
通过提前预习和课堂讨论,让他对数电这门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提高了对学科的兴趣。




18级自动化1班学生罗希翼:
自觉预习,好学善问。罗希翼同学能够做到上课之前对要讲的课程做预习工作,上网课紧跟老师的讲课节奏,有不懂的问题积极询问同学或者老师。她现在已经能够熟练运用QQ群、学习通、腾讯会议等学习工具及时学习老师发布的学习文件。
上网课时,罗希翼同学会把自己不理解或者很重要的学习笔记作截图保留下来。对于学习起来有较大难度的课程,她会花费更多的时间作课前预习以及课后复习,做到及时掌握相关知识,温故而知新。



17级建筑电气与智能化1班学生杨浩:
勤奋好学,注重方法。本周是“云端”上课的第三周了,杨浩同学已经适应了这种上课方式。课前准备好了课本、电脑、笔记本、网课资源等,按照高瑞老师的安排,课堂第一小节他带着预习的问题进行慕课自学并与老师以群聊的方式进行交流答疑。课堂的第二小节通过企业微信会议功能来实现,由老师集中进行归纳总结,并将疑难之处进行具体讲解阐述,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检验同学们的自学质量,课后同学们提交课堂作业。
网课期间让杨浩同学印象最深刻的是高瑞老师将每次课的学习内容都建立了“思维导图”,使同学们能够一目了然地把握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与脉络框架。使学生对于学习的内容能够进行清晰的梳理,对于课后复习时也有着很好的作用。



线上教学工作开展以来学院师生积极互动,教学相长,互相关爱,暖意融融。疫情延缓了师生返校的脚步,但学生们对知识的渴求和老师们对教育工作的坚守,却营造出“停课不停学”的良好学习氛围,铸造了共克时艰的强大信念。
待到疫情结束,我们城大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