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更多-
 
当前位置: 首页>>教育工作>>本科教育>>培养方案>>正文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2020-01-05 17:10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中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英文:Mechanical Design, Manufacturing and Automation

代码:080202

二、专业简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是研究各种工业机械装备及机电产品从设计、制造、运行控制到生产过程的企业管理的综合技术学科。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与经营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以机械设计与制造为基础,融入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的交叉学科,主要任务是运用先进设计制造技术的理论与方法,解决现代工程领域中的复杂技术问题,以实现产品智能化的设计与制造。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掌握现代设计方法,具备先进制造技术和自动控制基础知识,同时具备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能力;受到机械工程师基本训练;能在机械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机械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经营与管理等技术工作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创新意识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四、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力学、机械学、电工电子学和自动控制的基本理论,学习机械设计、机械制造、计算机控制和机电一体化的理论和技术,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掌握机械产品设计、制造、设备控制及生产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具有较扎实数学、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3、较系统的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学、机械工程材料、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基础、自动控制等基础知识;

4、具有对机械工程问题进行系统表达、建立模型、分析求解和论证的能力;

5、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工程设计、实验检测、系统控制等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强的制图、计算、测试、调研、查阅文献和计算机与外语应用能力;

6、了解其科学理论前沿及发展趋势,具有创新精神和初步的科学研究及技术开发能力;

7、具有终身教育的意识和继续学习能力及较高的综合素质。

五、主干学科

力学、机械工程

六、核心课程

基础核心课程: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基础、流体力学及液压与气压传动、机械控制工程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等。

专业核心课程:数控技术、工程机械装备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等。

七、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包括金工实习、电工实习、机械创新与实践、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认识实习、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数控加工实训、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

八、主要专业实验

机械原理实验、机械设计实验、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实验、机械控制工程基础实验、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实验、机电传动控制实验、流体力学及液压与气压控制实验、数控技术实验等。

九、修业年限

4

十、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十一、各类课程学分、学时结构表

课程类别

学分数

百分比(%

学时数

百分比(%

通识教育必修课

36.5

20.2

648

27.6

学科基础课

55.5

30.7

888

37.9

专业基础课

22.5

12.4

360

15.4

专业核心课

10

5.5

160

6.8

专业选修课

10

5.5

160

6.8

通识教育选修课

8

4.4

128

5.5

实践教学

38.5

21.3

44

合计

181

2344学时 + 44

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拓展

4


毕业需要达到的最低学分

185

十二、各学期教学环节进程安排表

项目

       周

学年

理论课

课程设计

实习

考试

军事训练

公益劳动

(论文)

毕业设计

毕业答辩

毕业教育

其他

总计

第一

学年

第一

学期

15.5



2






1.5

19

第二

学期

14



2

3






19

第二

学年

第三

学期

12


5

2







19

第四

学期

13.5

1

1

2


1




0.5

19

第三

学年

第五

学期

13

3

2

1







19

第六

学期

16


3








19

第四

学年

第七

学期

10

3

6








19

第八

学期







13

0.5

0.5


14

合计

94

7

17

9

3

1

13

0.5

0.5

2

147

说明:入学教育填入其他栏目。

十三、实践教学环节进程安排表

课程代码

实践教学名称

学分

周数

开课学期

开课说明

10151002

入学教育


1

1


16151001

军事理论

1

1

1


16151002

军事训练

2

2

2


16227301

机械制图实训

1

1

3

3学期18周开设

10037911

金工实习A

4

4

3


10151003

公益劳动


1

4


16227501

电工实习

1

1

4

4学期19周开设

16227001

研讨课(1

0.3

0.5

1


16227002

研讨课(2

0.2

0.5

4


16227302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1

1

4

4学期18周开设

10037903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3

3

5


16227303

机械创新与实践

1

1

5


10037904

认识实习

1

1

5

5学期开学初上

10037905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3

3

7

7学期开学初上

16227304

数控加工实训

1

1

7


10037906

生产实习

3

3

6

6学期期末上

10037907

毕业实习

3

3

7

7学期期末上

10037908

毕业设计

13

13

8


16227004

从业实践


2

7


16227005

毕业答辩及毕业教育

0

1

8


合计

38.5

44


说明:入学教育、公益劳动、毕业教育、毕业答辩不计入合计学分,军事训练计入合计学分。

十四、教学计划及教学进程一览表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总学时

学时类型

开课

学期

计划

周学时

课堂

实验

上机

实践

通识教育课

必修

16121001

形势与政策(1

0.5

8




8

2

2

16121002

形势与政策(2

0.5

8




8

4

2

16121003

形势与政策(3

0.5

8




8

6

2

16121004

形势与政策(4

0.5

8




8

7

2

1012100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48

40



8

1

4

1012100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32

28



4

2

4

1012100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48

40



8

3

4

1012100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

6

96

52



44

4

4

16111001

体育(1

1

32

6



26

1

4

16111002

体育(2

1

32

6



26

2

4

16111003

体育(3

1

32

6



26

3

4

16111004

体育(4

1

32

6



26

4

4

10141001

健康教育

1

16

16




1

4

10171001

文献检索

1

16

16




7

4

16091001

大学英语(1

3

48

48




1

4

16091002

大学英语(2

3

48

48




2

4

16091003

大学英语(3

3

48

48




3

4

16091004

大学英语(4

3

48

48




4

4

16231401

大学计算机基础

2

32

16


16


1

4

10031901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概论

0.5

8




8

1

8

小计

36.5

648

424

0

16

208



选修

要求

8

在第2-7学期完成,详见全校任选课要求。

其中《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为必选。

学科基础课

必修

16101007

高等数学A1

5

80

78



2

1

6

16101008

高等数学A2

6

96

90



6

2

6

10102010

线性代数

2

32

32




3

4

1010201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

48

48




4

4

10101001

大学物理A1

3.5

56

56




2

4

10101002

大学物理A2

3.5

56

56




3

4

10101003

大学物理实验A1

2

32


32



2

4

10101004

大学物理实验A2

1.5

24


24



3

4

10042001

大学化学

2.5

40

32

8



1

4

16232402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C

3.5

56

28


28


3

4

16102006

机械图学A1

3

48

38



10

1

4

13102002

机械图学A2

3

48

24


20

4

2

4

16222501

电工电子学A1

3

48

40

8



3

4

16222502

电工电子学A2

3

48

40

8



4

4

13022804

理论力学

4

64

64




3

6

10022804

材料力学B

4

64

56

8



4

6

16033024

热工学B

3

48

48




5

4

小计

55.5

888

730

88

48

22



专业基础课

必修

10033901

机械原理

4

64

64




4

6

10033905

机械设计

4

64

64




5

6

10033902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2

32

32




5

4

10033903

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基础

2

32

32




5

4

16223301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

2.5

40

40




5

4

16223302

流体力学及液压与气压传动

2.5

40

40




6

4

16223304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A

3.5

56

56




6

4

16223303

机械技术基础实验课

2

32


32



5

4

小计

22.5

360

328

32

0

0



专业核心课核心课

必修

16224301

机电传动控制

2

32

32




6

4

10033910

机电专业实验课(1)

1

16


16



6

4

10033911

机电专业实验课(2)

1

16


16



7

4

16224302

工程机械装备设计

2

32

32




7

4

16224303

数控技术

2

32

32




7

4

16224304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2

32

32




6

4

小计

10

160

128

32

0

0



专业选修课

选修

13225305

机械工程测试与信息处理

2

32

32




6

4

10035902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2

32

32




7

4

10035906

机械创新设计

1.5

24

24




5

4

13225125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B

2

32

24

8



5

4

10035907

现代设计方法

1.5

24

24




6

4

13225307

CAD软件及应用

2

32

12

20



2

4

10035912

模具设计与制造

1.5

24

24




6

4

13225309

工程机械底盘设计

2

32

32




7

4

10035914

机械故障诊断学

1.5

24

24




7

4

13225310

工程机械构造

2

32

32




7

4

10035916

英语科技论文写作

1

16

16




7

4

13225311

工程机械设计

2

32

32




7

4

10035918

工业造型技术

1.5

24

24




7

4

13225312

汽车概论

2

32

32




6

4

13225313

汽车构造

2

32

32




7

4

13225314

机电专业英语

2

32

32




5

4

16225301

工程机械概论

2

32

32




6

4

16225302

工业机器人

2

32

32




7

4

16225303

计算机工业控制

2

32

32




6

4

16055011

创新创业基础

1

16

16




7

4

10085404

艺术概论B

2

32

32




1

4

10095003

中西文化比较

2

32

32




2

4

16222403

工业设计史

2.5

40

40




7

4

10045343

绿色化学

1.5

24

24




1

4

小计

43.5

696

668

28

0

0



毕业最低要求10学分,含2学分的跨学科、跨专业交叉课程。

十五、各学期学分、学时统计表

 项 目

 学 年

总学分

实践总学分

理论总学分

理论总学时

理论课周总计

平均周学时

第一

学年

第一

学期

22.3

3.9

18.4

298

15.5

19.2

第二

学期

23

4.2

18.8

304

14

21.7

第二

学年

第三

学期

29.5

6.3

23.2

374

12

31.2

第四

学期

26.7

6.3

20.4

330

13.5

24.4

第三

学年

第五

学期

20.5

5.0

15.5

248

13

19.1

第六

学期

14.5

3.5

11.0

176

16

11.0

第四

学年

第七

学期

17.5

11.5

6.0

96

10

9.6

第八

学期

13

13.0

0.0

0



合计

167

53.7

113.3

1826

94


说明:选修课不计入上表。

专业负责人:汪文津                                             

学院院长:赵坚

教务处长:毛毳                                               

教学校长:史津


上一条: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2025版)
下一条:机械电子工程(2025版)
关闭窗口
[城建首页] | [市纪委监委驻天津... | [学生就业指导中心] | [招生办公室] |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Copyright © 2012 控制与机械工程学院网站. 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天津城建大学-机电楼406 邮政编码:300384